时间:2020-06-04 18:40来源:作者:点击:
张女士有一个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儿子学习成绩不算优秀但也能排在全班中等以上的位置。可上了五年级后,张女士发现儿子越来越贪玩,每天放学回家就盯住电视不放,让他去写作业,儿子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少,他已经在学校做完了。对此张女士虽半信半疑,由于自己工作太忙也没有找老师核实。直到儿子的班主任打来电话后,他们夫妻俩才知道真相:儿子学习成绩下降得很快,经常不交作业,老师曾通知他们去学校,儿子却对此避而不谈。张女士最后无奈地说:“儿子屡次说谎,我们很着急,除了担心他的学习成绩下降,更担心他说谎变坏了。”
张女士对儿子说谎一筹莫展的现象是很多家长都曾有过的,孩子撒谎是一种比较常见普遍的现象,又是一个应该引起家长警惕的问题。孩子出于某种原因,如怕责备、挨打,为博得家长的欢心,撒谎是常见的。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例,孩子说今天在学校挨了批评或者考试不及格,父母往往是劈头盖脸一通严厉的批评,甚至体罚孩子,而说谎却常常能使孩子逃过责难。这样一来,孩子将逐渐体会到说真话会受到惩罚,不说真话倒能平安无事,甚至还可以赢得父母的赞赏。如果下次考试成绩不好或犯了什么错误时,孩子就会想尽办法隐瞒过去,以逃避惩罚。因此,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孩子第一次告诉你他在外面闯了什么祸或学习成绩不好,家长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诚实,然后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会出错,一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来。这样孩子以后就不怕对家长讲实话,有了困难也愿意求助于家长。
3岁的男孩凯凯在家里跑动时不小心碰倒桌子,碰坏了妈妈刚刚买来的精致茶具中的2个杯子,妈妈回来后当然“龙颜大怒”,质问凯凯怎么回事,凯凯胆怯地说:猫咪刚才从桌子上蹦过去,碰坏了杯子。妈妈明知凯凯在撒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朝凯凯的小屁股狠狠地揍了几下。
哲学家罗素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说谎的原因时也说:“说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挨骂而寻求的避难所。”2~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是非判断,当他们发现自己做错事时,会本能地害怕随之而来的惩罚,特别是已经有过做错事被训斥、惩罚的经验。
此时妈妈不要为了让孩子说真话而一个劲地盘问,那样只会使孩子把谎话编得越来越圆。为孩子创造一种说真话的宽松环境,告诉孩子人都会犯错,应当勇敢的承认,下次注意了就行了。当孩子主动说了实话后,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诚实,然后再妥善处理孩子的错误。
星期天爸爸带悦悦到动物园。动物园可真好玩,狮子、河马、大象、犀牛……哎呦,看得悦悦眼花缭乱。咦?为什么动物和人长得不一样?为什么白天鹅长着丰满的羽毛和大大的翅膀?如果大象长了翅膀,它这么大块头就能带着我飞回家了。回到家后,悦悦自豪地告诉妈妈:“是大象带我飞回来的。”
2、3岁左右的孩子见闻逐渐广泛,感情丰富、语言能力逐渐发展,想象力也异常丰富。长着翅膀的大象、和房子一样大的冰箱,诸如此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极为常见。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幻想,以想象代替现实。但由于生活经验少,缺乏知识,再加上记忆的不准确,想象往往容易受情绪支配,对一些事物分辨不清,出现想象与现实的混淆,此时说谎只是把心中的愿望表达出来,这种行为与孩子的品行无关。
遇到这种情况,尽量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比如:“大象带你飞回来的,你太神气了!”来满足孩子的欲望。接下来,帮助孩子分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并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想象和愿望。
强强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看到一个小朋友带来的“机器猫”很好奇,一把枪过去自己先玩起来,那个小朋友哭哭啼啼地找老师告状了。老师把强强叫到一边温柔地说:“抢小朋友东西是不对的,下次改了还是好孩子。”咦?老师表扬我是好孩子了,强强心里这个美啊!回到家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而枪小朋友玩具的事情反而忘得一干而净了。
2-3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不能全面理解语言的含义。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心理错觉,从而说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话。就如同故事中的宝宝,把老师的客观评价当成了表扬,出现“撒谎”现象。
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对于这类“说谎”现象,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人的话的真正含义,消除孩子的模糊认识。
在超市的收款台旁,帕特里克悄悄地把一包口香糖装进了自己的裤兜。虽然他妈妈帕姆从眼角注意到了,但她没有生气地数落他,只是对孩子说“这口香糖不是你的。”帕特里克以为没人看见他的行动,就答道:“噢,这个口香糖?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帕姆回答说:“帕特里克,这个口香糖是商店的,我们没有买。请把它放回货架上去。”然后她平静而坚决地抓住一孩子的手,帮助他把这袋口香糖放回了货架上原来的地方。
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会对你说谎,而且他不会明白他父母知道他没说实话。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常常不会考虑到别人的看法。
当孩子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孩子的需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另外,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在史蒂维两岁半的时候,他偶然在饭桌上碰倒了一杯牛奶,当时爸爸、妈妈和姐姐米茜都坐在桌旁。史蒂维低下头想了几秒钟,然后突然坐直了身子大声喊道“不是我碰倒的!是米茜!”在他的成长阶段,他否认自己做错了事,这件肆对他来说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而且,由于父母已经看到了所发生的事,毫无疑问,他们就已经知道了他是做错事的人,但是对此他是不能理解的。
孩子由于年龄小,心理年龄更小,承受能力弱,所以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孩子因为没有经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就会本能的去躲避,以此来保护自己。
不要想问孩子你已知道答案的问题。要知道,大多数孩子(还有成年人)都很讨厌被人审问,尤其不愿别人以居高临下的方式来审问或质问自己。同时,和孩子沟通,教育孩子承让错误的方法,以及承让错误会受到表扬。
一次孩子们在吃午饭,每位小朋友们都在津津有味的吃饭,大部分孩子都快吃完了。我说:“我们班今天吃的都很快,吃完的小朋友,今天老师有奖励。吃的慢的小朋友,请快一点吃,要不一会饭凉了吃完了肚子疼。”他呀看见其他小朋友都在吃完了并得到了我奖励的小粘贴。一位吃饭慢的小朋友汐汐,就趁老师和小朋友不注意的时候,把饭偷偷摸摸倒掉了,正好被我看到了,她还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吃完了,”我听了之后问了一声:“汐汐,今天你的饭真的吃完了吗?”她看着我点了点头,我说:“用你的小嘴巴说:”她看了我两眼后说“吃完了”接着我带着批评的语气说:“说谎的小朋友老师不喜欢了,到底有没有吃完饭?”他又点了点头说:“吃掉了。”
孩子看到别人受到奖励,心里就会也想要,于是把饭倒掉,想让老师表扬他给他奖励,这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心里,也跟家长很少表扬孩子有关。每个孩子都希望博得别人的赞赏。
要培养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奖励比惩罚更重要。当孩子如实告诉家长自己犯的错误,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诚实的表现,只是一味斥责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的诚实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强化。家长发现孩子闯了祸之后,不要气急败坏地责问:“这是不是你干的?”因为孩子很可能怕家长生气而说“不是”。这样的问话方式实际上是诱导孩子说谎。家长可以注视着孩子的眼睛,等孩子自己说出真相,或者说:“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孩子承认了错误或请求原谅,应立即告诉孩子:能承认错误很不简单,然后再对孩子做的错事进行批评。由于孩子的诚实行为,相应地要减轻对他的批评或处罚。
2、父母与孩子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是孩子诚实的前提条件。让孩子知道,即使他说了谎,你还是爱他的,你能理解他的心情。
3、一旦孩子说了谎,要与孩子一起商量,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用哪些更好的办法代替说谎。
4、不要用严厉的惩罚来威胁孩子,这个办法往往会让孩子说更多的谎,更加狡猾,以便不被你发现。
5、如果你发现孩子说了谎,不要立即在其他人面前指责或教训他,最好是另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单独与孩子谈。
6、大多数情况孩子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所以要让孩子尽可能说出为什么怕父母知道,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说谎的原因。
7、平时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孩子做错事,要作调查研究,鼓励孩子建立正向的行为。
8、如果孩子勇于承认自己做错了事,请马上用比较特别的语言表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