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04 17:27来源:作者:点击: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是命令孩子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与其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还不如告诉孩子他应该要做什么。假如看到孩子爬得很高,与其命令他“不准爬”,不如告诉他要他下来。
父母爱孩子的心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孩子感受不到,那就会觉得你不爱。家长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多跟孩子拥抱、抚摸孩子的头发等这些亲密的动作都会增加两者之间的肢体接触,进而也会增加亲子关系。
父母的鼓励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得到父母的肯定会让孩子对自己更有信心。不管是在孩子做成了一件事或者是失败的时候,家长都应该鼓励孩子。要看到孩子的成功和进步,更要关爱孩子的心灵需求。在孩子成功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对孩子进行奖励,但是这种奖励不要事先预定,而是把它当成是一个惊喜,更不要用“如果你...,我就...”这种方式来激励孩子,否则孩子会把奖励当成是最终目标,而忽略了最初的目的。
对于反抗、倔强期的孩子,一定要站在他的立场看事情,不管做什么事尽可能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过分干涉。有时明知道可能做不好,也应让他体验一下,此外,在他做不好的时候,偶尔可以正确示范一遍给他看。
父母有时不免会主观认为,孩子应该听话、顺从,而不应该反抗。其实,不妨把专利、命令的语言沟通形式改为双向的沟通,让孩子有表达意见的机会,试着去了解其不合理的原因并去探索合理的条件,建立自我约束的行为。
有时父母正在忙于别的事时,宝宝感到自己受到冷落,也会借故哭闹。这时如果有可能的话,父母可以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陪宝宝玩一会儿。
如果得不到某种玩具、食物或外出游玩的机会等,就会通过哭闹来达到目的。宝宝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以前有过成功的先例,所以宝宝若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就必须坚决制止,绝不姑息。若已形成了习惯,要纠正也不算晚,方法是对宝宝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满足,坚持到底,对宝宝的哭闹在说服无效的情况下,可采取“忽视”的办法,即任其哭闹。宝宝有了几次“失败”的经历后,这种习惯会慢慢消失的。
如果父母的脾气本来就不好,宝宝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此外,父母教育态度不一,一个管教,一个袒护,这会使觉得宝宝有了“靠山”,也会出现无所顾忌、动辄哭闹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就只能要求父母首先从自身做起了。
宝宝犯了错,怕受到父母的责罚,就以哭闹来转移其注意力。对这种情况要区别对待:若是宝宝无意中犯的错,父母就不必责怪他,告诉他下次注意即可,若是有意犯的错误,则还是要进行批评,让他认识到哭闹并不能逃避责任。
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大部分愤怒来源于恐惧。当一个人感觉受到威胁,无论是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还是价值观受到威胁,都会本能地感到恐惧,继而转化为脾气,宣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