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产包你准备好了吗 需要知晓的临产真假征兆

时间:2021-07-01 03:03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怀孕十个月,对于自己的宝宝有很多的期待,但是真的到了宝宝要出来的时刻,又紧张万分,很多的事情都不知晓,下面就来看看到底待产要准备什么东西?临产到底又有什么症状?

待产包准备:

产妇用的物品:

1、卷纸-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产妇都需要住院,那住院的话卷纸是必需品。

2、舒适的拖鞋一双-当你一入院待产的时候,就可以换上拖鞋,因为你要做检查,上病床下病床,你不可能还弯腰去穿鞋吧!

3、洗脸巾-牙刷牙膏-因为要住院,所以每天的面部口腔清洁还是要做滴!(可以多准备一张擦身子用的毛巾,因为产后产妇身子虚,睡觉的时候会大量出虚汗,备条毛巾擦汗),至于洗面奶,看个人需求。刚生完,身子还未恢复,我没那么多心思去整这些了。

4、产妇巾-说实在的,没生过孩子,真心不知道什么是产妇巾。其实产妇巾就是像宝宝用的尿裤,刚生完,恶露比较多,产妇巾比较大,可以装的东西多,不易漏出来。等出院后,恶露慢慢减少的时候,就可以换正常的卫生巾用了。这个超市就有的卖,一般两袋足够用了,如果你没准备,医院也有,但是是要收费的。我当时在待产房待产的时候,助产士给了一个我用,结果出院的时候她问我们收钱了,20块一张。

5、护理垫-这个就是用来垫在床上,害怕你的恶露弄脏床单。这个需不需要准备就要问你的生产医院有没提供了,我生产的医院是有的,所以我买的就没用上。后来我们把它拆成小块,给宝宝换尿布的时候垫屁股上。

6、喝水用的杯子外加一包吸管-生完后,一般产妇都有伤口,不方便起身,所以需要用吸管喝水。

宝宝用的物品:

1、小包装奶粉,奶瓶-如果决定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准备小包装的奶粉,以备不时之需。因为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需要吊水,那么喂养宝宝就必须谨慎一点了,这时奶粉就派上用场啦!

2、小脸盆一个外加小毛巾一张-医院的护士每天都会推宝宝去洗澡,需要家属自备脸盆和毛巾。至于宝宝的衣服和包被,只要是在医院,就是医院提供,只有出院那天才穿自己的衣服。

3、纸尿裤-这个肯定是要自己准备的啦!

4、湿纸巾-宝宝便便的时候需要擦屁屁用。

到了月份大的时候,孕妇及家属都需要及时的准备待产用的物品,接下来就是坐等宝宝的到来,要及时的了解临产的征兆:

征兆一:假临产

分娩发动前2~3周,产妇会出现不规则的肚子发紧和疼痛感,此为子宫收缩。这种宫缩一般持续时间短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产妇行走或休息片刻后,有时甚至改变下体位后都会停止宫缩。

这种宫缩多为夜间出现而清晨消失,宫缩只引起下腹部位轻微胀痛或轻微腰酸,更关键的鉴别点是,阴道无血性分泌物流出,故称之为假临产。不需去医院。

温馨提示:若在10分钟内有1~2次宫缩,其强度足以引起腹痛或腰酸的感觉,且每次宫缩持续时间达半分钟或以上,且强度逐渐增强,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间歇时间逐渐缩短,孕妇不能入睡,这应该就是分娩开始的标志,通常称为临产,俗称“阵痛”。无论是否已见红或破水,均应准备住院。

征兆二:胎儿下降感

有的孕妇还会有胎儿下降感。怀孕期间,由于胎儿压迫,孕妇一般会感觉上腹部不舒服,尤其是胃部受挤压,吃不下太多东西。但如果孕妇突然感到上腹部比以往舒适了,受压感消失,进食量增多,呼吸轻松了,这可能是由于胎儿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使子宫底下降的缘故。

温馨提示:因为胎儿先露部进入盆腔,会压迫到膀胱,所以,这时常常会伴有尿频的症状。

征兆三:见红

在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内,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有少量出血,与宫颈管内的粘液相混并经阴道排出,一般为暗红色或咖啡色,称为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见红后几天甚至一周后才分娩,所以出现见红时,如无规律的子宫收缩,准妈妈及其家人不要紧张和慌张,可留家观察,做好精神、体力、物力的准备,不急于入院,只需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等到出现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再前往医院。

温馨提示:如流出鲜血,或出血量超过既往月经量,就不是见红,而是产前出血疾病,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则应刻不容缓地去妇产科医院,以防不测。

征兆四:早破水

阴道有大量液体流出,不能控制,或少量持续不断流水,可能为胎膜破裂。在正常情况下,破水是在宫口开全前后,但有少数孕妇临产前破膜,称为胎膜早破,俗称“早破水”。

有些孕妇在破膜后会很快临产,也有些孕妇会等待一些时间再临产。早破水是妊娠晚期较为常见的异常现象,对孕妇和胎儿危害较大。

导致早破水的原因很多,通常与阴道感染有关,其它的原因包括羊水过多、胎位异常、宫颈内口松弛、多胎妊娠、部分营养素缺乏(维生素C、铜锌)导致胎膜发育不良等。但多数早破水的准妈妈没有办法查出原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好妈妈网—如何做一个好妈妈|胎教早教育儿知识大全

备案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