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亲子依恋吗?

时间:2020-06-04 17:27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你了解亲子依恋吗?

孩子在6个月左右开始形成与父母之间的特殊的情感联结,这种联结随着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不断加深,到孩子2岁左右,形成稳固的依恋关系。

研究者通过一项“陌生情景测试”来观察孩子不同的表现,把孩子的依恋类型大致分为三种: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也叫缠人型);另外还有一种混乱型,因为比例较小,在此不做赘述。

安全型依恋的宝贝情绪发展良好,能更好地发展与小伙伴之间的友谊,更容易成为领导者,主动发起与同伴的游戏,受到同伴欢迎,好奇心强,自主性高,学业成绩良好,拥有最理想的发展。

不安全依恋的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更退缩,不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好奇心不强,另外缠人型的孩子也容易表现出攻击和破坏行为。

安全型依恋场景再现

轩轩与妈妈在一起时,能够安心地玩玩具,并不需要总是依偎在妈妈身边,偶尔需要靠近或者接触妈妈,更多是微笑和远距离的眼神交流,妈妈一个鼓励和支持的眼神,就能让轩轩安心并继续探索。

当妈妈有事情离开,暂时不在身边时,轩轩的探索行为受到影响,表现出苦恼、不安,并希望寻找妈妈回来。妈妈回来后,轩轩很高兴,拥抱了妈妈,并很快平静下来,又忙于自己的探索中,妈妈在身边时,轩轩也愿意与陌生人玩耍。

家庭环境

在家庭中,轩轩妈妈对轩轩的需求非常敏感,轩轩因为搭积木倒了而有点丧气时,妈妈及时回应“好不容易搭好的积木倒了是挺让人失望的”,妈妈的接纳和正确的回应让轩轩又有继续尝试的信心。当轩轩玩累了回到妈妈身边时,妈妈会及时给轩轩一个大大的拥抱,表扬轩轩独立玩了那么长时间;轩轩得到了温暖,很快又重新回到自己的探索中,偶尔转头看妈妈,总会得到妈妈的微笑和鼓励的眼神。安全型依恋的宝贝的妈妈经常会使用“没关系,宝贝!”“加油,宝贝,你可以的!”“妈妈爱你”等充满温暖和鼓励色彩的话语。

给妈妈的话

轩轩妈妈是敏感的、鼓励支持的,孩子探索的时候,对孩子放手和支持,而孩子回到妈妈身边时,又会及时给孩子拥抱、亲吻和接纳,这让孩子非常有安全感。

回避型依恋场景再现

融融在陌生情景中,对妈妈是否离开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妈妈离开时,告诉融融,融融头也不抬地答应着,似乎并不在意,也不表示反抗,妈妈回来时,融融也不予理会,继续玩自己的,似乎并没有与妈妈形成特别亲密的关系,对“物”的关心往往超越了对“人”的关心。这样的孩子往往比较孤独,难以与小朋友建立友谊。

家庭环境

融融妈妈在家庭中对融融比较缺乏耐心,如果孩子干扰了自己的计划妈妈会非常生气,对融融发出的想要找妈妈或者希望妈妈拥抱的信号不理睬,或者告诉孩子“自己玩去”,比较自我中心和拒绝孩子,不愿意对孩子表达情感。

给妈妈的话

回避型依恋的宝贝的妈妈往往非常支持孩子独立探索,不喜欢跟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因此对于孩子发出的需要妈妈拥抱、亲吻的信号,往往忽略或者不接纳,告诉孩子“要自己玩”;慢慢地,孩子会觉得需要妈妈是不对的,渐渐地,孩子会变得像妈妈希望的那样,忽视了自己的内心情感,更关注周围的事物了。

如果你是一位回避型的妈妈,那么你就要更多地去捕捉孩子需要你的信号,及时回应孩子,多跟孩子有一些身体接触,拥抱他,并不断告诉孩子你很爱他。

缠人型依恋(也叫焦虑—矛盾型)场景再现

勋勋在陌生场景中总是依偎在妈妈身边,与妈妈频繁地身体接触,不敢去探索环境。妈妈离开前,勋勋表现得非常警惕,苦恼,极度反抗,每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大喊大叫。妈妈回来时勋勋又表现得很矛盾,想接近妈妈,但对于妈妈的离开又有些生气,妈妈试图拥抱勋勋时,勋勋表现出反抗与妈妈身体的接触,于是勋勋一直处在这种矛盾的情绪里,很难重新回去探索。

家庭环境

勋勋妈妈愿意与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勋勋要进行独立上楼梯等事情时,妈妈表现得特别紧张,并不停地提示孩子“小心,别摔倒,一定要小心啊”,很少鼓励孩子独立探索。对孩子态度前后不一致,或者几个看护人之间态度不一致,让勋勋有点无所适从。而当妈妈要去厨房倒水,勋勋要跟着妈妈,妈妈却又说“等着妈妈,要不乖,妈妈就不爱你了”,这样的话语让孩子更感到焦虑不安。

给妈妈的话

缠人型孩子的妈妈更喜欢与孩子身体接触,对孩子的探索行为不够放手,如果你是这样的妈妈,就要更多地鼓励孩子独立探索,相信孩子可以做得很好。另外要避免妈妈态度前后不一致以及看护者之间态度不一致,如果看护者之间有矛盾,最好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商量解决,在孩子面前要相互支持,否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产生矛盾。另外永远都不要说“如果……我就不爱你了”这样的话,这会大大伤及孩子的安全感。告诉孩子,宝贝,妈妈永远爱你,可爱的你,敏感的你,爱哭的你,生气的你,我都爱!

许玉玲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主攻方向为亲子依恋及家庭教养方式等。深入北京很多家庭进行家庭观察,并对父母们进行育儿培训,受到广大父母的一致好评。在海之源集团对一批孩子进行了长达七年的纵向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目前是一名全职妈妈,全心陪伴女儿成长,并记录了大量育儿手记。《母子健康》《父母必读》《童心世界》栏目特约撰稿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好妈妈网—如何做一个好妈妈|胎教早教育儿知识大全

备案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