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04 12:56来源:作者:点击:
说到带孩子很多家长都比较头疼的就是孩子老是哭闹,因为不想去幼儿园哭啊,不给买布娃娃的小嘴就能噘一天,不想坐安全座椅就会大吵大闹,谁不想要一个乖乖听话的孩子?可如果每个孩子都会24小时听话,那就不是孩子了。因为他们不太懂得控制情绪这件事。遇到孩子哭闹的时候有的家长会对孩子发号施令,不许哭,过一会儿风平浪静,而实际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越堆越多成了垃圾。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问题,孩子对父母的话也会很逆反。那么父母应该怎么跟孩子沟通才能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呢?
很多家长只是借助一些育儿理论来规范孩子的不良行为,但是却对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情绪毫不理会。这就造成当孩子生气伤心害怕的时候,父母很难跟孩子交流。反过来规范孩子的行为也显得力不从心,孩子也会一直受情绪的困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特曼曾对美国119个家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这些家庭的孩子从四岁初中到青春期,还有130多对新婚夫妇,从结婚到养育孩子的全过程进行的追踪研究,通过大量案例中发现,教育子女不仅仅要重视智商培养,还需要情绪上的指导。这一点是过去30多年里众多教育理念当中从来没有涉及的角度。跟其他育儿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没有给你一大堆花里胡哨的方法,让你去控制孩子的行为。而是让你在不干涉孩子成长的前提下,跟孩子保持一种亲密的关系。接受过情绪管理的孩子也被证明他们比其他孩子身体更加健康,学习成绩更优秀,和朋友可相处得更好,更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情绪上更健康,从压力中解脱的能力更强。说白了就是情商更高。
成功育儿并不复杂,他最需要的是你以一种特定的方式陪在孩子身边,具体可以怎么做呢。我们今天的节目来讲讲第一点:父母对孩子的回应程度决定了孩子情商的高低。
您可能对情商的重要性早有了解,但是情商可不仅仅是用来培养孩子的。要想孩子情商高,父母首先要情商高。因为孩子关于情绪的认识大多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从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行为心理学家观察发现,一个学龄前的孩子每20秒就需要一次家长的关注。社会科学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可以通过父母的表情体态读懂父母的情感提示,同时小宝宝也会有自己的表情和体态做出回应。
如果父母可以敏锐地回应宝宝的提示,用眼睛和他交流,用婴儿的语言和宝宝说话,这些宝宝就会更早地学会情绪调节。比如:当逗他们时他们会很高兴,表现的很激动,但是之后呢又能很快的恢复平静,进入休息状态,在不同的情绪之间切换就是一种情绪调节的表现。
相反,如果父母忽视婴儿的提示,比如抑郁的妈妈不愿意跟宝宝交流,宝宝就不知道嘟囔着出声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就会选择安静和被动,长大之后就不能主动融入社会。
再比如一个新手爸爸跟宝宝一起玩的时间太长,宝宝老是处于兴奋状态。这样也不好。宝宝就没有机会知道吸吮手指可以帮他们平静下来。而且会恢复平静和保持平静也会影响孩子是不是能集中注意力的学习。这说明父母有初生婴儿的互动能够影响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这种影响关乎着孩子一生的情绪健康。
这个结论是有科学依据的,人的大脑大脑中有一种叫迷走神经的东西。你看人在紧张的时候心率也快了,呼吸也快了,消化系统有可能紊乱导致拉肚子。这些都是情绪对生理进程的影响。而这个迷走神经他可以调节人的呼吸心率消化系统,给身体踩刹车,使身体不至于运转太快而失控。
比如:在进行消防演习的时候,一年级小学生中有着高迷走神经张力的同学,在消防演习开始的时候可以放下手中的一切快速的疏散,一旦演习结束,他们也可以短时间回归平静,回到教室后集中注意力继续学习。
而低迷总神经的孩子就不能轻松应对了:什么?现在让我离开教室,现在还没到下课时间呢,演习结束,回到教室之后,他的好长时间都定不下神来。总之迷走神经的张力越大,让她调节情绪的能力也就越大。
怎么能让迷走神经张力变大呢?研究表明,在孩子还处于婴儿时期,他们体会的情绪经验,对迷走神经张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父母而言,能很容易留心孩子的情绪波动,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回应,帮孩子抚平不好的情绪,帮助孩子学习情绪管理,才能使孩子的情商变高。
并且这种对孩子的体察需要在孩子的情绪刚出现轻微变化时就做出回应,说白了还没等到孩子的情绪激化时就给孩子需要的关注。孩子就会逐渐明白父母理解自己,不需要等他们做出极端的行为就会关注自己。好,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一个观点,父母对孩子的回应程度,直接决定了孩子情商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