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04 17:27来源:作者:点击:
“男孩子爱玩洋娃娃?小心变娘娘腔!”“小姑娘,疯疯癫癫,成何体统?”这些话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是否或多或少有所耳闻?当你听到这些话,是羞愧难当还是极度反感?
你可曾疑惑:这些话,究竟是陈腐的性别观念,还是确实有一定道理?
如今为人父母,你是否也常常困扰:
儿子爱哭,是软弱的表现吗?
女儿太顽皮,活脱脱一个女汉子,不太好吧?
那么,性别教育则是让孩子悦纳自己的性别,以及学会如何对待异性。
性别教育,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性别角色是指因为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待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质和社会行为模式。
说人话!
一般社会文化中,人们希望男性更阳刚勇猛,女性更温和体贴。
对父母而言,培养宝宝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性别认同”,不过,这并不是狭隘地限制孩子“男/女孩就该如何如何……”
关于性别教育,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性别概念是这样发展的:
从宝宝一出生,其他人就会根据宝宝的性别对TA做出反应。父母或其他人也会将宝宝标识为男孩或女孩,比如穿上蓝色或粉红的衣服,用来提醒宝宝的性别。
(夏洛特公主出生,英国人用粉色灯光表示庆祝)
6月龄:宝宝能通过声调的差异来判别女性和男性的话语。
1岁:宝宝能准确区别男性和女性的照片,开始把男性与女性的声音和面孔相匹配。
2~3岁:宝宝获得并且正确使用“男孩”和“女孩”的称谓。在2岁半到3岁期间,几乎所有的宝宝都能准确地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同时,他们开始形成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不过,他们还不能理解性别恒常性。
3岁以后:由于父母有意无意中鼓励儿童表现出与性别一致的行为,儿童开始寻找性别方面的榜样,努力表现出他们认为男性或女性应该有的特征。
(明明男儿身,却立志长大后当office lady的麦兜)
两性天生有差异吗?
汪涵曾在《火星情报局》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尽管后来他又巧妙地圆回来了:
此举还是引发了一些家长的思考:不同性别真的天生存在差异吗?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埃莉诺·麦考比(Eleanor Maccoby)是著名的性别差异学者,她和同伴研究发现:男女只在很少的领域表现出明确的两性行为差异。
举例来说:
语言能力。女孩比男孩拥有更出色的语言能力,女孩比男孩说话早。
视觉、空间能力。男孩的表现要优于女孩,他们善于对图画信息进行心理操作。
攻击性。男孩比女孩更具有攻击性(身体和言语),女孩比男孩更能表现出对别人隐蔽的敌意(冷落、忽视他人)。
不过!
虽然研究支持两性在以上这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实际上男孩和女孩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很小。由于这些差异是基于群体的平均水平,因此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反映出这些特点。大多数的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男性与女性在心理上的相似远远多于不同。
什么造成了成年后的差异呢?
原因很复杂。
社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专家孙云晓在《拯救男孩》一书中提出“男孩危机”,在他看来,“现行的教育制度对于男孩危机负有第一责任”——这从某个角度解释了女生高考录取比例持续超越男生。
还有学者认为:“随着以服务和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经济不断崛起,人际关系和完成多重任务的能力成为职场必备,而这些都是女性的专长。”
然而,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基于男女天然的生理差别和受深厚的男权社会意识的影响,女性在迈向领导岗位的路途上,总是会面临比男性更多的障碍和困境。
(图片来源:《2017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家庭原因方面,除了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作祟,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养方式促进或制约了宝宝的发展——如果家长持有狭隘的性别教育观念,或者宝宝没有形成健康的性别认同,那么,成年以后,大家的差异会非常明显。
愿做好孩子的摆渡人
女宝宝只能玩洋娃娃?
家长在各方面不同的要求和教养方式,促进了孩子性别定向和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使他们渐渐地具有了特定的活动倾向性。
比如,家长会对孩子做出的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女孩玩洋娃娃、顺从、感情丰富,男孩爱玩汽车、打球等,报以微笑、赞许和鼓励。而对他们认为不符合性别的行为——女孩子追逐打闹,男孩子哭哭啼啼等,加以阻拦和制止。
这种做出了性别区分的家长,他们的孩子能很快做到:
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形成了较强的定型玩具和活动偏好
能较快地理解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然而,让孩子了解性别群体的不同,并不意味着要强行给孩子贴上性别的标签。许多发展心理学者认为:严格定义的性别角色标准实际上是有弊端的,因为他们限制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甚至可能压抑了某种天赋。
西尔斯说:“过分地强调两性泾渭分明的模式化形象与强调性别特征的融合一样,都是不健康的。”
强化个性特点比强化性别特征更重要
研究者通过“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的测量发现:大多数的成功人士都是双性化人物(小编注:意指同时拥有传统思维中男性或女性的某些特质),他们往往既坚强又温柔,拥有“工具性特质”与“表达性特质”的双刃剑。他们往往比传统男女更快乐,心理适应能力也更强。
因此,当一个孩子既具有符合本身性别角色的认同,又发展了异性的性别角色特点,会更加适应社会。
家长应该首先把孩子看作是一个人,其次才把孩子看成某一性别中的一员,在这个基础上去发现孩子身上的天性。
建议:家长应该努力发现和挖掘孩子的个性天赋,不拘泥于和TA相处、玩耍的方式,不以孩子的性别作为依据。比如:
绘本中应该有不同性别角色:职场妈妈、在家带娃的爸爸、男护士、女警察;
尽量为宝宝提供各种玩具,洋娃娃、玩具汽车、积木等;
让孩子自己决定玩什么游戏,和谁玩……
也就是说,如果女孩子爱玩具汽车,家长可以满足孩子的这一愿望或偏好,这并不会妨碍她性别角色的发展,相反,她可以有机会体验力量、控制等传统男性特质,而不是被限制。
(2015 年妇女节,百度与 Google 的 Doodle对比曾引发轩然大波)
谈及Google的图为何被盛赞,知乎网友鲸书认为: 尊重了女性职业、年龄、生活状态等的多样性。
其实,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个性天赋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比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温柔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自信、独立和开朗。
家庭对健康性别意识的作用
西尔斯在《亲密育儿全书》中提到一个故事:
一对夫妇来请教养育方面的问题。
父亲一直试图主宰整个谈话,每当母亲提出一个想法,父亲总是会压制她、反驳她。
这让孩子感到烦乱,并受到一种不良性别意识影响:男人应该贬低女人。
显然,这并不是健康的性别榜样。如果这个孩子是女孩儿,这样的两性相处模式,也会让她对自己的性别产生疑惑,甚至自我不认同。
如果孩子在家里拥有健康的性别榜样,那么TA就能够培养出健康的性别认同。理想的家庭环境应该是这样的:
父母都是孩子的照料者,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
父母认同孩子的性别,给予孩子性别教育时,开明、宽容、不刻板;
父母互相尊重对方,并不会盛气凌人;
父母都很喜欢自己的性别,以及在生活中承担的角色;
即使母亲是全职妈妈,也并不会被贬低价值……
简单来说,如果孩子从小看到两性之间的相处是互相体贴尊重,那么他们就会对自己的性别产生认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们将来如何选择和对待自己的另一半。
反之,在童年的时候,孩子如果对自己的性别感到困惑和不满意,那么TA在长大成人后,就会具有不健康的性别认同,对于得知父母对自己性别感到失望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最后一点思考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性别角色的印象依旧很刻板:喜欢追逐打闹的女孩和喜欢玩洋娃娃的男孩很容易被同伴排斥,被成人批评。
不过,相比女孩爱追逐打闹,似乎人们对玩洋娃娃的男孩偏见更深。
此外,在幼儿性别教育的问题上,由于父亲的普遍缺位,以及幼儿园男性教师的稀缺,令教育者们比较担忧的是小男孩的女性化倾向……